中华鲎(学名:Tachypleustridentatus):体长可达60厘米,体重3-5千克。鲎由三部分组成:头胸甲略呈马蹄形(故名马蹄蟹),腹部呈六角形两侧具棘刺,尾部是一根长的尾剑。鲎似蟹,比蟹大,它们虽然都具有关节的附肢,但鲎和蟹的亲缘关系远不如和蜘蛛密切。鲎和蜘蛛的第一对附肢呈螯状。都有四对足,分类学上称为有螯动物。鲎除外形具尾剑外与蜘蛛主要区别在于.鲎的附肢基部有许多刺状突起并围在口的周围以咀嚼食物,故又称肢口动物。
鲎是一种古老的生物,早在3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就生活在地球上,至今仍保持其形态,堪称海洋里的远古遗民,它与三叶虫是同一个期纪的动物。在原始鱼类刚刚问世、恐龙尚未崛起之时,鲎就是距今3.95-3.45亿年前泥盆纪(一说2.25亿年前的二叠纪)繁盛的海洋居民了。虽经数亿年的沧桑之变,但该物种依然如故,变化甚微。因此有“生物活化石”之称。
相信第一次看到中华鲎的人,都会被它十分神秘的外表所吸引:头胸甲略呈马蹄形,腹部呈六角形两侧具棘刺,尾部是一根长的尾剑。怎么说呢,第一眼看有点像蟹又有点像龟,但尾端长了一截长长的刺。而别看它们外表看起来似乎有点冷冰冰,但其实这种早在3亿多年前在泥盆纪就出现的古老生物,真的是最标准的“生物活化石”没错了,要知道那时候原始鱼类刚出现,而恐龙还不知道在哪里呢!
中华鲎为什么又叫夫妻鱼?
首先来答疑解惑,中华鲎为什么别称又叫“夫妻鱼”?因为因为在中华鲎交配的过程中雄性以脚须抱住雌性,雌性以附肢挖坑产卵时,雄性排精在卵上,行体外受精,产卵后雌雄分开。
中华鲎怎么食用有毒吗?
其实这要看情况,成年中华鲎可以食用,而鲎宝宝(体重不超过半斤)即使烧熟了也是有毒的,食用量太多的还甚至会导致中毒死亡。而在中国,中华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捕杀、收购、加工携带。也就是说,你想吃到中华鲎也并非一件容易事,搞不好还犯法呢。
中华鲎的蓝色血液有什么神奇之处?
是的没错,我们通常看到的血液都是红色,而中华鲎体内却流淌的是神秘的蓝色血液。我们的身体依靠铁基血红蛋白把氧气输送到全身,而马蹄蟹则依靠含铜的血蓝蛋白。而珍贵的不仅仅是血液的颜色,而是这种蓝色血液中的血蓝蛋白会在中华鲎受伤受到病菌的侵袭时,会自动形成一层黏黏的隔膜,将细菌封住,从而防止病菌在鲎的体内扩散。
于是乎自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内科医生弗雷德里克·邦在1956年发现了鲎血液的这种特质,医学界的科学家们就一直想办法把血蓝蛋白应用于医疗。为确保疫苗和注射药物的安全性,科学家们先是在实验样本内注射这种血蓝蛋白,若血蓝蛋白开始分泌胶性物质,则表明产品并未成熟。20世纪70年代,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对实验性药物和外科植入强制执行了该测试。如果没有鲎类的伟大存在,过去四十年内,将会有数千甚至数百万人死于不卫生的注射。标题回顾:吃中华鲎多犯法吗 中华鲎是几级保护动物